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会战百泉迎春来

2025-07-09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刘亚峰

  如果把百口泉油田的勘探开发史比作一部激昂的交响乐,那么,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的触摸,是这部交响乐的序曲;1979年的大会战,是交响乐的第一个高潮。

  这部交响乐是由许多章节组成的。大会战之后,在不停地演奏过程中,幻化出了更加丰满、更加宏伟的乐章。

  由于1979年百口泉大会战的丰硕成果,一时间,“会战”成为了那时克拉玛依人的流行语。

  1979年11月24日,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革委会召开了百口泉油田开发冬季会战誓师动员大会;12月19日,又召开了百口泉油田1980年产能建设会战动员誓师大会。

  通过油田经济建设这种方式,克拉玛依人以迅速提升克拉玛依所属油田的产量为目标的冲劲儿,似决堤的洪水,将首战完胜的成绩化作了更大的精神动力。

  1978年底,一名在钻井队等一线生产岗位锻炼了9年的小伙子,调到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处当了一名地质员,他叫闻玉贵。他也参加了百口泉会战,具体负责的是检188井区的开发。

  起初,检188井区石炭系新投产井的产能一直不理想,与设想的每口井平均日产15吨相差一个数量级。指挥部和全局上下都很着急,闻玉贵更是寝食难安。

  那时候,上班坐的都是敞篷车。为了解现场资料,他经常是每口井都要去,有的井甚至一天跑好几趟。

  那又是一个刮着大风的夜晚,闻玉贵拖着散了架的身体回到板房,咬咬牙又把头埋到了一堆资料当中。这一夜的大风,可以让他记一辈子。

  因为就在窗外狂风的嘶吼声中,他和同事将电测图和在现场取得的资料经过精心对比之后发现,一个并不起眼的低密度层当中极有可能存在着高储量的油藏。

  1980年12月,新一轮的现场试验开始了,事实证明了他们的想法——

  检188井石炭系喷出高产油流,连续出现了3口百吨井,最高日产达到了176吨,远远超过了设想产能。

  1981年4月,又在克上组获得了日产32.96立方米的工业油流,检188断块克上组油藏被发现。

  检188井区的发现,使得百口泉油田在横向上立体化了,更在纵向上愈发丰富了。

  除了检188井区,到1983年底,百口泉油田还相继开发了百21井区的百口泉组、克下组和百42井区克上组等7个层块。

  1984年,百口泉油田又相继开发了2个层块,新增动用储量1048万吨,油田规模化地实现了抽油开采。

  就在这一年,百口泉油田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后建成的第一个百万吨大油田——当年原油产量108万吨。

  百口泉会战,是一次历史性的考验——

  考验的是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坚定;考验的是新疆油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念是否牢固;考验的是新疆油田人拼搏奉献的精神是否过硬;考验的是克拉玛依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发展道路是否坚实。

  在这场历史考验中,因为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不争论、摸石头、趟急流、勇创新,使新疆油田和克拉玛依市在全疆乃至全国范围内,率先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科学的春天。

  (文中所涉及人物职务为时任职务。原载于本报2018年12月18日16版稿件,本文有删减)

责任编辑:姜蕾
本期编辑:腊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