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吐哈油田准东伴生气资源化利用、鲁克沁低浓度气循环开发、火炬火种气减排增效三大工程实现全面突破,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内部挖潜增效与消除环保隐患“双丰收”。
在准东新区开发初期,由于预测伴生气量低,且含氮量较高,吉28脱水站、吉康脱水站伴生气一直未得到有效经济利用。随着准东新区产量的不断增长,伴生气量也在不断增加。吐哈油田技术团队联合物资设备部、准东采油管理区,创新实施“设备迁移+工艺改造”方案,将鲁克沁区块闲置的燃气加热炉跨区域调配至吉28脱水站、吉康脱水站,通过优化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分别于4月和5月一次点火投运成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回收伴生气超过200万立方米,成功替代了原来为两段原油加热的磁加热器,每天节约用电3.4万千瓦时,每年直接降低生产成本876万元。三塘湖采油管理区将伴生气用来发电,80万立方米伴生气实现“零放空”,让“火炬废气”变身创效资源。
在鲁克沁稠油开采领域,吐哈油田技术团队多方面调研与论证混合气回收利用关键设备适应性,引入微燃机系统,通过创新燃烧控制技术,来保障低浓度混合气稳定发电。同时配套余热回收装置,将发电产生的高温尾气用于加热采出液,替代原有电加热设备。这项技术革新实现了环境、经济、能效三重突破,年创效高达820万元,同时余热利用使稠油集输处理能耗降低,实现了“废气发电、余热供暖”的循环经济模式。
在鄯善采油管理区、吐鲁番采油管理区,火炬系统通过安装智能监测装置,可精准控制火炬燃烧规模。2025年关停火炬长明灯后,预计每年可节约天然气42.5万立方米。
据了解,吐哈油田通过系统分析各区域天然气放空情况,实施放空火炬隐患督查治理项目,已熄灭火炬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