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讯(通讯员 雍开平)近日,石西油田作业区天然气处理站2#装置投产成功,提前5天复产。
此次检修从一开始就按下“快进键”:原定72小时工期内,需完成远超常规检修的“饱和”任务。从天然气处理站公共系统到石南31转油站,从日常维护到重点工程衔接,71项任务被拆解为6个作业单元,多专业队伍需在60小时内并行攻坚——每分每秒的推进,都是对该作业区统筹能力的考验。
这场检修任务的复合性与特殊性远超历年。从基础的仪表校验、自动化设备联调,到《石西天然气处理站检修放空优化工程》的DCS组态调试,再到石南31转油站DCS系统完善升级、天然气处理站重点工程项目的自动化系统接入与控制组态,仅自动化相关任务就覆盖“校验—联调—组态—接入—投运”全链条,涉及物联网补强等核心功能。
不同于以往以设备检修为主的模式,此次检修首次集中攻坚电力系统,相继开展了10千伏高压电缆预防性测试、电驱回流气压缩机配电室高压柜接线并柜接火、配电系统保护设置及试验。
“这一系列高风险、高复杂度的电力作业,填补了作业区历年检修中电力系统深度维护的空白,为后续燃气驱压缩机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投运筑牢电力根基。”石西油田作业区相关负责人说,《新疆油田燃气驱压缩机节能技术改造工程》的高压柜接火、《新疆油田公司石西油田燃气设备清洁替代工程》的两台电驱原料气系统组态,这些横跨多个项目的关键节点必须在停机窗口期内精准衔接。前序检修与后续工程的无缝对接,直接关系到重点项目能否按计划推进,其协同难度远超单一检修任务。
面对这场“时间紧、任务杂、跨域广”的硬仗,石西油田作业区主要领导统筹规划,分管领导坐镇指挥,各部门、中心技术骨干周末全员驻场,提前3个月启动精细化管控,以“早部署、早跟踪、早落实”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最终,该作业区不仅提前1天完成所有任务,更推出一套“计划先行—专业协同—重点衔接”的高效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