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书记谈铸牢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 全力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08-13  

  市委副秘书长,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生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新疆多民族地区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做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升级一个品牌、实现两个更好、打造三大机关、抓好四项重点、做到五个管好”的工作思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做好保障,为全市各族干部职工做好服务。

一、内化于心,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一)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二、外化于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机关事务管理各项工作

  (一)强化学习聚共识
  全面落实“思想先行,理论为先”这一精神,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内容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党支部学习计划,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利用每周例会学习、支部政治理论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深刻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持续强化党建引领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机关事务管理现代化转型全过程,以“匠心后勤・先锋领航”党建品牌为引领,推动机关事务工作从“事务型保障”向“管理型赋能”升级,让“红色领航”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凝聚共识,通过“政治建设+业务改革+文化赋能”三轮驱动,把党员干部在民族工作中的“头雁效应”转化为管理效能,让机关事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传递共同体理念的窗口,以创新服务厚植根基,推动管理转型与民族团结有机结合。
  (三)文化润疆育人心
  深耕中华传统文化润心工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文化润疆,每日常态化开展习言习语、成语释义、传统典故等知识传播,持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爱国情怀、自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和信心,为建设和谐、团结、美好的克拉玛依作出积极贡献。
  (四)交往交融暖民心
  始终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载体,以制度化举措推动结亲走访融情活动走深走实。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结成“三维对子”,让业务交流与民族交融同频共振,让各族干部群众在点滴互动中增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认同,使民族团结真正成为干部职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五)市场化改革添动能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食堂服务采购与车队服务外包推动后勤服务市场化改革,引入更具实力的优质供应商,减少频繁招标带来的资源浪费与廉政风险隐患。通过精准高效的服务采购与资源配置,不仅以资金投入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直接动力,同时也通过向社会释放大量政府后勤服务工作量,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了参与机会,为具有驾驶、餐饮等专业服务技能的各族群众拓宽了就业渠道,在共建共享中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识。
  (六)大力推动绿色转型
  聚焦“两新”政策落地,系统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从源头提升能效。通过对市机关办公区域的供暖、制冷、水电、照明等设备更换升级,显著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了能耗。通过实实在在的节能成果,让各族群众共享绿色转型带来的实惠,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速构建低碳用能体系的过程,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七)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遵循集中、集约、节俭原则,优化布局提升机关集中办公区域的合理使用率;严格执行公车管理相关规定,以调剂代替购置,保障用车需求的同时减少车辆购置、租赁费用;新增新能源汽车并同步淘汰燃油车,能源综合消耗、维修费同比大幅降低。通过降低行政成本,将节约的资金转化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合力”,让各族群众真切体会到“勤俭节约”不是简单的“省”,而是为了“共同更好”,从而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情感纽带。

三、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推进各项工作

  (一)匠心后勤树窗口形象
  后勤服务是机关事务部门与各族干部群众直接接触的前沿阵地和对外展示窗口,其服务质量与态度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氛围的营造。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推动全局干部职工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化为行动自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以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内核,以用心用情用力的服务态度为准则。从会务保障的精准布置、公务出行的高效调度,到后勤管理的细致入微、应急服务的迅速响应,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准服务、精细管理、精心保障,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能力为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提供坚实支撑,以专业、规范的服务形象彰显城市文明素养和治理能力。
  (二)优质服务筑团结高地
  打造机关食堂文化阵地,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区,以可观可感的方式立体式、动态化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增进 “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提升机关食堂服务品质,制定发布食堂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建立机关食堂交流群,广泛征集各族干部职工意见建议,优化服务品质。在机关食堂显著位置设置服务监督栏,接受各族干部职工监督。优化菜品供应,充分尊重各民族饮食习惯,提供多样化的菜品选择,有效保障服务质量,确保各民族干部职工都能吃得满意、吃得放心。
  (三)文化活动聚奋进力量
  通过丰富广大干部职工文化体育生活,不断凝聚各族干部职工奋进力量。组织开展厨师、驾驶员技能竞赛,以“弘扬工匠精神,争做岗位能手”为主题,搭建“学技能、比技术、强本领”平台,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通过与亲戚共度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亲戚共观影、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文体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族群众心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类文体活动成为各族干部职工交往交流的纽带,真正让“五个共同”理念落地生根、“四个与共”情感深化升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我们必须拿出绣花功夫和钉钉子精神往实里抓往细里做,持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刻保持久久为功的干劲,一门心思谋发展,聚精会神干事业,团结各族干部职工力量,力争以一流的服务保障质效,为克拉玛依发展贡献机关事务力量。


责任编辑:王雯靖
本期编辑:王丽媛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